招生进家庭 走访进行时
----晨希支教队走进儿童家庭实行招生宣传活动
(通讯员:朱玉成 王珂 摄影:王珂)清晨,山村还是一如既往的平静安宁,但也随着支教队员的到来注入了一股青春的力量,大家仿佛都在期待接下来半个月读书郎朗的日子。7月21日,支教队员们经历了前一天的舟车劳顿,以及一个晚上的休息调整,正式开始了支教生活。
支教队员采访家长
刘老师教孩子舞蹈动作
开元·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动科动医学院与长梁镇榨茨河村有长期的“1+1”党建对接扶贫的政策。前期,学院老师多次来到村里进行沟通交流,同时学院的8名学生也积极响应学院号召,利用暑假时间作为学院的学生代表前来进行以支教为主要形式的为期十五天的教育扶贫活动。队员们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缓解农村教育资源缺乏的问题,给孩子们介绍外面的世界以及大学的生活。
通过村支书龚叔叔的介绍,队员们了解到村里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山村小学也只开设了一到三年级,每个班级的孩子数量都不足二十人。高年级的孩子只能到距离居住地几十公里外的镇上就读,全寄宿制的学校生活让孩子们远离父母、远离家庭。
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们的情况,支教队员们对整个村子进行了走访调查。队员们走访的第一户是教学舞蹈的刘老师家。实际上,刘老师只是刚刚高考结束的一名准大学生,也是第一个从深山中走出去的大学生。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她从山里走出去,同样也希望回报山村。刘老师先对照着网络上的视频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然后第二天再教给村里的孩子们。这些舞蹈动作,在队员看着就觉得十分困难,但是孩子们做起来却是十分熟练。劈叉、下腰,孩子们做的有模有样,看着让人欢喜又心疼。同时刘老师表示:她一个人的力量十分有限,加上再过几个月她也要上学了,村里的孩子又没人教了。
途中,队员们还遇到了一位准高三学生。他跟随父母在南京读书,利用暑假空闲时间回乡探望爷爷。他对山村支教的活动感到十分新奇,便与队员们交谈了很久。队员们向他介绍了支教活动的大致情况以及华农的学科特色,并鼓励他好好学习,考上理想的大学。他也坦言想要学习与农业相关的专业,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解决三农问题。
山村不同于普通农村,大多数家庭都是依山而建,零零散散地散落在在大山里,队员们直到太阳下山后才到达最远的一户学生家里。回程的路中却遇到了暴雨的阻挠,一家农户主动邀请队员们前去避雨,他们热情地拿出毛巾、端出热水。渐渐地雨停了,队员们准备离开,农户又拿出伞来,让大家以防万一。当地人如此支持支教的工作,队员们更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也暗下决心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来回馈大家的信任与支持。
经过一天的走访调查,支教队顺利招收学生37人,其中当地小学的学生22人,镇上返乡的学生15人。队员们与家长的沟通增加了对孩子们的了解,在接下来的支教时光里应因材施教,使孩子们增长见识,同时也让队员们磨炼意志、提高实践能力。
(审核人:胡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