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李林睿 张明明 刘亦瑶 摄影:李卓霖 林晗)7月16日上午,牧医阳光支教队成员来到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斑竹园镇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32师旧址(暨朱氏宗祠)进行走访学习,在亲身实践中感悟红色力量,学习革命思想,传承奋斗精神,坚定理想信念。
步上布满青苔的石阶,迈过饱经岁月洗礼的石槛,队员们怀着一颗敬畏之心相继进入了祠堂。祠堂左北朝南,有三进大殿加两边厢房,共29间,青砖小瓦结构。廉政馆、警卫室、詹谷堂卧室、周维炯卧室、军需处、军医处依次排布在前殿东侧的厢房中,前殿西侧的厢房则是多功能会议室和革命烈士纪念馆。祠堂的正房是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32师纪念馆,正房两侧的厢房是军人宿舍,其它的场馆暂未开放。
队员参观红色景点
随着“红星耀丰碑”的标语的出现,革命史在队员们的眼前展开。据介绍,在这个鄂皖交界的不起眼的小地方,共走出了3位开国元勋、1位开国上将、5位开国中将和29位开国少将。其中,就有队员们熟知的三位开国将军——徐向前、李先念和王树声。走过前厅,便是“立夏节起义烈士纪念园烈士名录”墙,密密麻麻的姓名排列在墙面之上,暗示着在某个时间节点内一条又一条鲜活的生命在壮丽的革命长途中的消逝。队员们的心也在观摩中逐渐低沉。“高裕奎烈士去世的时候只有14岁。”支教队员李林睿说道。“1914——1928”短暂的岁月区间让每个支教队员都陷入了悲伤之中。“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红色丰碑永存!”展厅的结束语成为了每个支教队员参观后的共同信仰。立夏节起义,正因有前赴后继的烈士,才能取得成功;社会主义建设,正因有赓续接力的青年,才能愈加完善。
7月16日下午,经过了几小时的歇整,支教队员们在长岭关村村部开展了助农直播的活动。本次活动与“乡村振兴”的时代话题紧密联系,支教队员们结合当地的特色农产品,推出了老米酒、绿茶、深山天麻、蜂蜜、葛根粉五个产品。
队员展示直播产品
在吊桥沟官方账号的直播间中,队员们作为主播轮番上阵。支教队员们依次入场为直播间的观众介绍当地的农产品。在介绍老米酒这一产品时,品尝过的支教队员张明明和李林睿以幽默的方式为观众介绍“老米酒,俄罗斯人喝了都连说三个‘哇塞’”、“李白斗酒诗百篇,喝完这杯老米酒,我仿佛不是李林睿,而是李太白了”。
在直播的过程中,直播间内多次有人询问农产品的价格及下单方式,这无疑是对所有支教队员们最好的鼓励。而今后,支教队员们也将继续拓展更多创新性的销售渠道,为当地的村民和消费者搭建起一条互通的桥梁,切实把“三农”的时代命题落实在长岭关村的土地之上,以创新为笔,实践为墨,完成“乡村振兴”的宏伟答卷。
审核人:高宏铭